台灣化學纖維公司與地方發展

  • 台化公司的源起:
  日治時期後期因戰事緊迫,政策由「工業日本、農業臺灣」轉為鼓勵軍用、民生等輕工業也兼併發展。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後,陸續經歷「三七五減租」、「公地放領」、「耕者有其田」等重大土地改革政策,以農業為主的礁溪鄉也受惠於當時的美援政策,在既有的溫泉產業、農牧產業外,持續地發展公共建設。

  而礁溪鄉也經歷數次的都市計畫,搭配政府鼓勵的東近政策,當時吸引了紡織業為主的廠商進駐(如台塑企業於龍潭村、遠東紡織於礁溪公園附近)。宜蘭縣民談起紡織業,仍常提到「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」(簡稱台化),其設立於民國五十四年(1965年),早期是利用闊葉樹林木製造木漿、縲縈,並向下游發展紡紗、織布及染整加工的一貫化紡織工廠,再陸續設立石化產品之耐隆原絲、耐隆加工絲、耐隆織布等產線。
但當年,台塑集團於礁溪鄉龍潭村先後成立三間子公司:台旭、台麗與台化,一般民眾不易了解其差異。

  • 回顧台化廠的點滴:
據企業提供資料與內部員工口述,台麗公司率先於民國五十七年(1968年)成立,之後遷廠至今三皇路附近;同年台旭公司與日本旭化成公司合作設立布料工廠,台麗原廠區交由台旭公司及台化(宜蘭廠,民國六十二年建廠並陸續擴建、提升產能)使用。

台化宜蘭廠廠區,緊鄰龍潭湖風景區旁

  民國70、80年代之全盛時期,台塑相關企業在龍潭村的紡織產業鏈共計有3,900多位員工,因工廠內大多數為輪值三班的女工,因而提供周邊鄉鎮的婦女大量工作機會。人潮也帶動了龍潭村一帶的蓬勃發展,市街商店林立、上下班時間熱鬧非凡,甚至還有電影院等休閒服務。而現今龍潭村內有多間知名的包子店(如龍潭包子、大鼻南包子),據聞也與工業區上班時段人潮多且不耐等待,包子好攜帶、取餐速度快且價格固定的優勢,而成為在地的一大特色。

台旭纖維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大門,現僅剩大門與圍牆

  從早期的「住家即工廠」口號,到加工出口區、完整從上游到下游的產業鏈,臺灣曾經歷過一段輝煌的加工出口歲月;隨著經濟發展與臺灣人平均所得的提升,紡織業這類勞力密集產業,也逐步朝國外外移。台旭公司於民國87年(1998年)關廠、台麗公司也於同年11月併入台化公司,台化宜蘭廠也逐漸削減產能。直到民國98年(2009年)送出最後一批紡紗產品後,龍潭村的紡織產業也畫下了休止符。

三皇宮附近的台麗廠區大門深鎖

進行社區觀察與口訪時,曾巧遇數位曾在台化、台麗或台旭就職的婦女,言談中可感受到她們對年輕時參與紡織工作備感懷念。儘管工作需輪值三班、和數百位年輕女工共住在女生宿舍「美化莊」、操作紡織機具的巨大噪音與熱氣,是相當辛苦的經歷;但早年宜蘭工商業仍不發達之時,紡織業讓她們得以賺錢活口、成家立業,甚至因此嫁到了龍潭村定居,至今仍對公司保有一份深厚的情感。

台化宜蘭廠之美化莊現已拆除,保留了門牌以資紀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