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古至今的演變史-日治時期及民國時期的龍潭村發展

  • 從漢人拓墾葛瑪蘭談起:
  明朝時期頒布海禁政策近200年,開放後中國的漢人開始廣泛的海上通商,加上原居地地狹人稠、謀生不易,造就了泉漳移民拓墾的風氣。漢人自中國沿海一帶,渡海拓墾臺灣,自臺灣西半部開始發展,而東臺灣受到山脈阻隔、清廷的政策影響,今宜蘭縣直到19世紀才正式歸入治理版圖。而宜蘭今日的聚落、文化與產業,深受當時的拓墾集團的影響

  清嘉慶元年(1796年)吳沙率眾自三貂一帶進入頭城烏石港,與原住民族衝突劇烈而敗退,傳聞隔年蘭陽平原盛行「痘症」,因吳沙家族設法購置藥物為原住民醫治,原住民病癒後感念其協助,才同意漢人入墾。入墾後拓墾迅速,二、三十年間已開發頭圍(今頭城鎮)、二圍(今二城國小一帶)、湯圍(今礁溪鄉鬧區)、三圍(今礁溪鄉三民村)、四圍(今四城火車站一帶)、五圍(今宜蘭市)、壯圍、羅東及冬山等聚落。

漢人拓墾聚落散落於湧泉帶


  • 日治時期的現代化發展躍進:
日治時期宜蘭地區的發展迅速,多項民生基礎設施的發展帶動了地方的變遷,礁溪鄉的龍潭村於此時仍是以農業為主的區域,於1918年創立了宜蘭公學校大坡分校(即今龍潭國小)。


宜5鄉道(四結路)之鵝仔頭山坑道碉堡


  • 民國時期的龍潭村地方發展:
日治時期結束後,地方公共建設許多尚待修繕與改設。如1952年往來龍潭村的重要道路「大坡路」仍為可通車的碎石道路;1962年整修「湯圍-結頭份」路段,並重新命名為龍泉路,地方交通建設逐步充實。


  而龍潭村一帶在1960年代開始迅速發展,起因於中華民國政府的東進政策,鼓勵企業前往東臺灣發展,加上周邊的「一結工業用地」(今梅州工業區,緊鄰龍潭村)與「大坡工業用地」分別於於1974年及1976年設立,吸引台塑企業至此設廠,並先後成立台麗、台化及台旭公司,發展紡紗、纖維、染布、成衣等產品,奠定了1970、1980年代繁榮輝煌的盛況。

  受到臺灣經濟成長等因素,紡織屬於勞力密集產業,目前多已外移至國外生產。面對產業的變遷,目前龍潭村與一旁的梅州工業區,散落多家觀光工廠群,搭配龍潭湖、礁溪鄉與宜蘭市的景點,成為兼具農、工與旅遊機能的地區。



  • 龍潭村得信仰中心:
  1. 三皇宮:三皇宮信奉三官大帝(即天官大帝、地官大帝與水官大帝),地方居民又稱其「三界公廟」。其開基於清嘉慶七年(1802年),從早先葺造的木屋逐步改建為半磚半木造,再改為鋼筋水泥廟宇,據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。
  2. 永興宮:當地居民又稱「王爺廟」。白葉陳城,乃因早年來自中國福建白葉的陳氏家族,移居龍潭地區後,為抵抗番人出草來犯而建立土石牆防禦而得名。傳說,漢人抵抗原住民族侵略時,常有一位高大威武的武將前來協助,衝突結束時該武將也神祕消失;直到村民至壯圍做生意時,途經永鎮王公廟,看到祀奉的主神開漳聖王,驚覺該神秘的武將是開漳聖王顯靈,便分靈回龍潭村供奉。
  3. 漳福廟:地方居民又稱「陂內王公廟」,祀奉開漳聖王與福德正神。漳福廟位於牛寮埔山山腳,旁為龍潭湖出水口的大坡圳,此一帶也被稱為「魚巷」。根據社區文憲指出,該廟於1917年由鄉親集會決議募資興建,祈求保護庄稼財產。其廟埕仍可看見早年糧食局補助整修曬穀場的磁磚牌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