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開大自然的奧秘-龍潭村環境基本資訊

  龍潭村位處宜蘭縣礁溪鄉南端,北面為林美村,東北方為白鵝村,東方與吳沙村、筊白里比鄰,西方為匏崙村,南方則為梅洲里。龍潭村古稱大陂,後因日治時期改字為「大坡」,經推測係因龍潭湖而得名。村內的小地名據居民指出:靠近大坡路、育龍路一帶稱為陂口(坡口),靠近龍潭湖一帶稱為大陂(大坡),永興廟旁一帶稱為白葉陳(或稱白葉陳城),龍潭湖的出水水圳(今大坡圳)沿途稱為魚巷,而水井福德廟則稱為水井。



  • 龍潭湖形成原因?
  龍潭村村內之重要山嶺,為龍潭湖東側的米曲瑤山,以及北側的牛寮埔山和雪山山脈。因僅南側開口連接至小礁溪沖積扇,由於沖積扇埋積頗盛,致使位於扇側支谷被堰塞積水成龍潭湖🌄




  • 地勢🌋:礁溪鄉鄉內的山區與平地分界明顯,東邊地勢平坦,西邊則多為山勢。山區以中央山脈背脊北端終止地,北自頭城鎮鷹仔嘴領起,連接四堵山、三角崙山、洪爐地山、大礁溪山、員山鄉雙連埤等地,串聯為明顯之山脊。龍潭村村內之重要山嶺,因僅南側開口連接至小礁溪沖積扇,由於沖積扇埋積頗盛,致使位於扇側支谷被堰塞積水成龍潭湖。

  • 水文🌊:礁溪鄉內主要水系可分為頭城河水系宜蘭河水系,而礁溪鄉內除了上述之地表逕流,地下水資源亦相當豐沛,如知名景點「礁溪溫泉」即屬於地下水的範疇。此外,「湧泉」亦為宜蘭相當具代表性的自然現象,其肇因因坡度陡峭水流速度快,溪水具有較大的能量夾帶礫石、土砂向東流動;隨著坡度逐漸和緩,砂礫自較粗大者開始沉降,越往下游堆積的砂礫越來越細緻。當地表逕流流至沖積扇之扇頂處,因地層的砂礫粗大、滲透率高,往往變成地下的「伏流」流動。當潛入地下流動的溪水流到沖積扇之扇端處,流水遇到細密的泥沙阻隔而自然向上湧出。此一現象稱為「湧泉」。

  • 地質與土壤🌲:依據礁溪鄉誌(1994)記載,礁溪鄉之地層構造可區分為平地及山區。平地地層以單純之黏板岩為基底層,中層為沖積的黏質壤土、砂礫質黏土,上層為沖積物層。而山區地層構造較為複雜,粗略包含:稜角顯著的「四稜砂岩層」、容易剝離成薄板狀的「萱原占板岩層」、「莫柯山」與「虎頭山層」。土壤方面,平原多為沖積而成的黏質壤土,常做為水田使用。山區土壤則因各地的基層構造不同而相異,但其表土幾乎全為黃壤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