濱水漁獵,平和無爭-葛瑪蘭平埔族

  在16世紀以前,臺灣尚無外來政權進入殖民,皆由不同族群的原住民族散居各處。而今日宜蘭縣內近代的原住民族分布,普遍認為山地地區可能多為泰雅族(古籍多稱為「生番」),平原地區主要則為葛瑪蘭族(Kavalan,又稱「蛤仔難番」,或「平埔番」、「熟番」等)。


清「康熙輿圖」對葛瑪蘭族番社的記載

  Kavalan 於族語意指居住在平原上的人。葛瑪蘭人的聚落數量,據西班牙Esquivel神父的調查,認為約有40處;荷蘭人文調查則記載45處;而後清朝的「臺灣府志」(1685)記載「蛤仔灘三十六社」,並於「乾隆臺灣輿圖」(1756-1759)首次載錄了各番社的名稱。顯示縱使統計數字不一,但仍可確知17世紀以前,葛瑪蘭人以在蘭陽平原建立了聚落與文化。

葛瑪蘭36番社分布圖

  • 風俗民情:
   綜合現今的考古研究結果,發現葛瑪蘭族會食用大量的水生貝類,陸生生物的遺跡較少,且「噶瑪蘭志略」記載:「生番所食,非魚、蝦、蟹、蛤,即麋、鹿、熊、豕,伴以鹽少許,即生吞活嚼」,顯示其有生食的習慣。
依據清代古籍描述葛瑪蘭族住屋樣貌:「其房屋,則以大木鑿空倒覆為蓋,上下貼茅,撐以竹木,兩旁接通小戶」(陳淑均,葛瑪蘭廳志),可知其傳統房屋的干欄式建築樣貌

葛瑪蘭族流流社族人與家屋樣貌

  • 宗教信仰:
  在信仰觀方面,葛瑪蘭族將人界與自然界的靈魂,分為「神靈」、「祖靈」、「山靈」、「鬼」及「惡靈」,並發展了相關的祭儀。但此信仰後來受到漢化與基督教天主教的傳入而有所變化(如1872年加拿大籍長老教會傳教士馬偕牧師,先後造訪宜蘭傳教28次,建立了35座教堂)。

受馬偕牧師影響,許多葛瑪蘭族成為基督教徒


  • 考古發現:  
  依據文獻紀載,葛瑪蘭族至少自蘭陽平原生活了三、四百年,但隨著考古研究的發現,已經印證他們至少在此生活千年以上。宜蘭地區的史前文化,最早可回溯至5000至4500年前左右的「大坌坑文化晚期」,其屬於新石器時代。而葛瑪蘭文化大約於距今1600年前的鐵器時代才出現。概略可參考下表。

時代
距今時間(年)
名稱
新石器時代(早期)
5000-4500
大坌坑文化(晚期)
新石器時代(中期)
4200-3700
繩紋紅陶文化
新石器時代(晚期)
3600-2400
丸山文化
鐵器時代
1600-800
葛瑪蘭文化(早期)
600以內
葛瑪蘭文化


  • 考古遺址:
  • 宜蘭現今的葛瑪蘭文化考古遺址,以淇武蘭遺址的出土遺物數量最多,常見的器物包含拓有幾何印文的陶罐、石捶、網墜、瑪瑙珠以及陶瓷等。
幾何印紋陶罐

出土陶片

日伊能嘉矩會至的陶器示意圖

金鯉魚飾品


  • 現今發展:
  葛瑪蘭族在漢人大量入墾宜蘭後,其族群數量從17世紀中葉記載的近萬人,至19世紀初期已減少為五千人左右,至19世紀末期時更減少到三千人不足,許多研究正在探究此族群變遷而歸納出下可能原因。
  1. 19世紀為葛瑪蘭族的轉折期
  2. 20世紀以後納入近代化國家體系
  3. 近代的族群正名運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