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潭村古早分「陂口」與「大陂」兩個小地名,地勢較高適合栽種柑橘果樹。 |
依照蘭陽地區漢人入墾的腳步來看,漢人番人(平埔族)混居後,因為開墾的「結首制」(註3)而漸漸形成聚落,礁溪鄉內又以北區發展較早,偏南邊的龍潭村商業發展更晚,早期僅有雜貨舖及米店(礁溪鄉誌,P.419)。又是什麼樣的契機,讓龍潭村成為如今5、60歲一輩人口中,熱鬧非凡,人潮摩肩擦踵的聚落呢?
一切從民國60年代說起。
民國41年(1952年),當時進入龍潭村其中一條重要道路「大坡路」,仍只是條可通車的碎石道路;爾後的十多年,透過美援物資、義務勞動等方式,逐步構築村內的交通建設(註4)。在充實村內建設的同時,龍潭村人口逐步增長,已成為僅次於德陽村(礁溪街區一帶)的熱鬧聚落。
村內有一條路暱稱「麵粉路」,你知道在哪裡嗎? |
而一結工業用地(今梅州工業區,緊鄰龍潭村)與大坡工業用地分別於於民國63年(1974年)及民國65年(1976年)設立,這個政策吸引了工業廠商進駐。其中,台塑企業看準了周邊的勞動人口充足、交通方便等因素,於龍潭村展開了一段輝煌的紡織歲月。
傳說中的女工滿街跑
自民國50年代起,台塑企業響應政府的東進政策,於民國62年陸續在龍潭村成立「台旭」、「台麗」及「台化」公司,從取木漿抽絲開始,逐步從紡紗、製布到成衣,發展為完整的產業鏈。
台化宜蘭廠緊鄰龍潭湖畔,鄰近一帶有高水泥牆的建築,也多是廠區喔! |
那個年代,臺灣正進入俗稱的「經濟起飛」時期,紡織是勞力密集的產業,恰好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機會,帶動龍潭村及周邊村落的發展與經濟。自早期的統計1,400餘位員工,到極盛期的3,900多人,龍潭村已從農業為主,搖身成為農工混合型的產業型態。
宜蘭樂活圈教育推廣團隊透過辦理共學活動,以及多次的田野訪查後,得知在民國60、70年代時的龍潭村,上下班時間經常擠滿了來工作的人,也讓這條街(今三皇路)輝煌一時,各式店鋪林立,據說還有電影院呢!
三皇路上有三皇宮及永興廟,是聚落與消息集散的中心。 |
人潮熙熙攘攘的街道不稀奇,但龍潭村這裏最特別的是「女工」滿街走!這與台化公司的建教合作機制有關。今日的台化紡織廠區內還保有「美化莊」的石牌,正是以前的女子宿舍的標界。曾在這裡工作過的藍阿姨分享,宿舍以前住了好多年輕的學生,大家一起生活、統一管理,也因為女工人數眾多,在廠區內還有體育場、公園等休憩設備呢!
美化莊,是台化纖維廠的女生宿舍(已拆除)的名稱。 |
熱情的藍阿姨,年輕時在工廠(圖後建築)負責毛衣縫補的工作。 |
你也是台化人嗎?
今天,龍潭村內的台化紡織廠,於民國80年代後期停止生產,如今仍有工作人員在內辦公,但一綑綑紗、一捲捲布不停產出的光景已不復見,漸漸的成為來訪遊人口中的「神秘地帶」:高高的圍牆、圓頂的建築,裡面在幹嘛呀?真是好奇!
因此,成人共學的第一場:【龍潭故事-山湖、聚落、紡織廠】,我們邀請了許多曾是台化宜蘭廠的老員工、老朋友舊地重遊,這群40~70歲的居民,對龍潭村的發展是很有感觸的,他們見證了紡織產業的繁華,感謝工廠改善居民的經濟,也樂見今日在地為了環境保護、生態旅遊而努力。
曾任副總的簡先生,與民眾分享台化宜蘭廠的發展。 |
走在台化一路,兩側聳立的椰子與樹木,常有鳴禽棲息。 |
我們與民眾一起聽著老台化員工的青春故事,也參觀廠區內僅存一台的老紡紗織布機,眼前的小紗輪曾不停轉動,轉動了整個村落、甚至周邊村落的發展,感動之餘更希望一窺當年的風貌。
台化宜蘭廠內,還保留了一台當年的紡紗織布機。 |
諾大的廠區,機器滿載時的熱氣與噪音,讓女工們吃足苦頭。 |
無論是老員工或新朋友,都發現紡織業對龍潭村的重大貢獻。 |
如果您手邊恰好保留了過去龍潭村的老照片或老資料,願意提供給我們作為在地的資料整理,歡迎與我們聯繫喔!
在地資源故事集:
註1:陂有池塘、水岸或不平之地的意思。在地人稱龍潭湖的閩南語讀音為tuā-bi,而非tuā-pho;由此可推測為意指「大的低窪潮濕的埤塘」。
註2:多數文獻稱:日本人誤植,將清朝地名「大陂」誤植為「大坡」,筆者進行多次訪談與資料爬梳後,提出另一種可能:「陂」為漢字,日文辭典相應的詞彙稀少,且有Pi、Po等讀音。早年宜蘭縣內稱為大陂的地區有二,分別為今日的龍潭村與梅花湖旁,但兩者同時被改為大坡。是否可能是日本人取Po的讀音,進而選擇「坡」字呢?有待更多的考證。
註3:引曾任葛瑪蘭通判姚瑩所著【東槎紀略】(1829)卷一之解釋:「昔蘭人之法,合數十佃為一結,通力合作。以曉事而貲多者為之首,名曰小結首。合數十小結中舉一富強有力、公正服眾者為之首,名曰大結首。有事,官以問之大結首,大結首以問之小結首。然後有條不紊,視其人多寡授以地,墾成眾佃公分,人得地若干甲,而結首倍之或數倍之,視其資力。」,由此可知,結首制是漢人入墾宜蘭時,仿效葛瑪蘭人制度,所集結成的拓墾組織。
註4:地方訪談指出,今日的龍潭湖環湖道路,早期為農路(俗稱犁阿卡路)且未能環線一周。於民國51年(1962年)5月4日,透過美援480法案補助,進行了2.91公里、寬度5.5公尺的闢建工程。具聞,當年以美援麵粉代替工資,故環湖道路又被暱稱為「麵粉路」。